×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行业

勐滨糖业甘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培训纪要

2018-07-09 09:26:45 中云集团 T大

  云南中云勐滨糖业有限公司甘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培训会在勐滨糖业公司举行,由勐滨糖业副总经理杨云生主持培训会。首先,杨云生副总经理介绍来参加培训的专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种岗位专家陈学宽;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资栽培岗位专家刘少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植保室副主任罗志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种岗位专家及三区服务特派员杨昆;澜沧县农业科学技术局经济作物推广中心副主任段明雄;甘蔗站副站长李茅苗;蔗区各乡镇领导、农业服务中心领导、农业技术员、蔗区蔗农代表、勐滨糖厂厂长陈玉春、甘蔗原料部全体干部和全体农务人员。共77人参加本次培训会。

  

  这次培训会的内容主要有:1、段明雄副主任作动员讲话;2、杨昆老师作三区服务情况介绍;3、刘少春老师作种植管理技术讲课;4、陈学宽老师作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培训;5、罗志明老师作甘蔗病虫灾绿色防控技术培训。    一、段明雄作动员讲话    他说蔗糖产业是澜沧重要的支柱产业,甘蔗是农民脱贫攻坚的主要项目和重要支撑,通过多年的发展,澜沧的糖厂已经吃饱了,但是还存在甘蔗含糖份较低,出糖率较低的问题,甘蔗少时我们的出糖率在全省排名是靠前的,过去7吨多的甘蔗产1吨糖,现在甘蔗多了8吨多才产1吨糖,因此,推广良种,提高甘蔗单产,提高甘蔗含糖份,提高产糖率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今天请省甘科所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课,目的就是要实现澜沧甘蔗提质增效,请大家认真听讲,回去后认真实践,从根本上实现澜沧甘蔗生产提质增效。    二、省甘科所三区服务特派员杨昆介绍三区情况

  三区就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根据《云南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自2014年开展三区服务以来,我所三区科技服务人员为红河县引进和筛选甘蔗新品种10个,建成甘蔗良繁基地2500亩,年内可提供甘蔗新良种10000余吨,为红河县的甘蔗品种更新提供了丰富的种源。“三区”服务项目实施以来,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蔗农文化素质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甘蔗优良品种培育替代缓慢等问题开展工作。

  

  (图为杨昆老师介绍三区情况)

  三、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员刘少春讲甘蔗轻简栽培管理    围绕提质增效,提高单产,从海拔、日照、温度、降雨、蒸发等环境条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说,澜沧县日照为2100小时,有利于甘蔗分蘖和生产,澜沧年平均气温19.1度,年降雨量1650mm;澜沧是种植甘蔗的好地方,亩产可以达到5吨;要总结推广轻简高效栽培,利用自然降雨变化规律,提高甘蔗单产质量,优化品种配置,按照海拔布局品种;利用农机,节省劳力投入;利用全膜覆盖,减少草害。

  

  

  (图为刘少春老师讲解甘蔗轻简栽培管理技术)

  四、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陈学宽讲高优甘蔗品种筛选及应用    他说中国年消费食糖1500-1600万吨,世界上有107个国家(欧盟国家为一个单位)生产食糖,有31个国家年产食糖超过50万吨。世界上主要产糖国家是巴西年产糖3300万吨;印度年产糖3000万吨;中国、泰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每个国家年产糖900-1240万吨,消费1500万吨;2013-2017年榨季全国及主要蔗区种植面积统计总体在减少,云南基本稳定。17/18年榨季云南产糖率12.83%,2017年云南甘蔗总种植面积433万亩。

  

  (图为陈学宽老师讲解高优甘蔗品种筛选及应用技术)

  新台糖22号,全省面积和产量最多,粤糖93/159全省第二多;新台糖25号全省第三多;在云南省甘蔗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年产糖200万吨,工农业产值100亿元;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依赖蔗糖产业。    在云南推广的甘蔗新品种主要有:云蔗05/51;云蔗08/1609;云引38号;云蔗01/1413;云蔗05/49;柳城03/1137;其中:云蔗05/51早熟,高产,高糖,抗旱,稳产,属中大茎种;云蔗08/1609早熟,高产,高糖,株型紧凑直立,属中大茎种。    五、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甘蔗植保研究中心罗志明讲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

  

  

  (图为罗志明老师讲解甘蔗病虫害)

  (一)甘蔗虫害    甘蔗虫害主要有绵蚜虫、螟虫、蓟马、金龟子、粘虫等虫害;    (二)甘蔗病害主要有    1、甘蔗褐条病(真菌病害);    2、甘蔗锈病(真菌病害);    3、梢腐病(真菌病害);    4、矮化病(细菌病害);    5、花叶病(病毒病害);    6、白叶病(植原体病害)。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    1、从源头控制,做好甘蔗引种检疫。选择高产、高糖、高效的优良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    2、实行轮作、套种;    3、灯光诱杀;    4、化学防治。用杀虫双颗粒5-6公斤/亩;或5%二嗪磷颗粒剂或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5公斤/亩与底肥一起施用,可以防治苗期螟虫;甘蔗绵呀虫每年6-10月为害严重,可用噻虫嗪:20克/包,每亩用2小包,每亩用量40克与底肥一起施用防治;现在主要推广一次性药肥同施,推广绿色轻简栽培,推广噻虫嗪防治蚜虫和全膜覆盖,以后新植要转变到新植一次性药肥同施的管理。

  

  最后副总经理杨云生作了培训小结,对甘科所老师的认真讲解表示感谢。要求与会人员回去后,向广大蔗农认真宣传学到的知识,组织广大蔗农做好甘蔗的中耕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同时向大家宣布了勐滨蔗区推广种植的甘蔗品种:    1、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主推粤糖93/159、粤糖00236;    2、海拔1300米以下的地区主推云蔗08/1609;    3、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主推云引10号、新台糖20号;    4、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主推云蔗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