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下称云南甘科所)专家团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耕耘,捧出了一个神奇的甘蔗品种——“云蔗081609”,它凝注着云南甘科所人倾注毕生心血的不凡使命。如果说袁隆平院士的水稻为中国解开了粮食安全的困局,那么在甘蔗种植世界,云南甘科所的贡献亦同样深重沉甸。他们虽未享全民敬仰之盛名,却同样倾尽年华守护一片“甜蜜事业”,如同照亮甘蔗产业的恒久火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甘蔗领域被国外品种的“新台糖”系列垄断,云南蔗糖业仿佛遭受无形桎梏。种子短缺带来产量焦虑,制糖成本高昂抑制产业活力,新品种匮乏致使发展步入惆怅境地。云南甘科所的前辈们在这沉压背景下踏上征程,于“云蔗71-388”等第一代自育品种中埋下了坚韧的火种。
真正的突破之花,终于在本世纪初期浓烈绽放。云南甘科所的专家们在无数默默无闻的日夜后,成功选育“云蔗081609”、“云蔗0551”等新一代甘蔗品种。
“云蔗081609”凭借最高亩产15.28吨、最高蔗糖分20.3%的优异成绩,成为世界最“甜”的甘蔗品种,推动云南甘蔗制糖厂平均出糖率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凭借突出的高产、高糖特性,跃升成为云南第一大、全国第三大主栽品种。
“云蔗0551”则在旱地种植方面展现出强大优势,打破全国无灌溉区甘蔗单产纪录。
“云蔗081609”迅速在云南大地扎根繁衍,成为绝对主导品种,其影响力更遍及广西、广东等全国甘蔗核心产区。累计推广已达千万亩之多。这一数字背后,是云南甘科所以科技创新带来的数百亿元巨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云蔗081609”在云南的种植面积达268.59万亩,是云南有史以来种植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的甘蔗新品种,更与其他“云蔗”品种助力云南甘蔗出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3%以上,特别是2024/2025榨季,云南全省平均出糖率达到13.39%。
从种子源头到制糖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自主品种全程守护着整个产业的根基,国家蔗糖安全的城墙日趋夯实筑牢。
在云南甘科所的历史长廊中,专家团队前仆后继,为培育甘蔗种子而跋涉于荒山野岭,用脚步丈量祖国的热土,不断突破自育种质资源匮乏的瓶颈,为“云蔗081609”之后蓄积更强之势。他们薪火相传,在寂寞实验室和广阔田间燃烧青春岁月,践行着对祖国农业最深沉的爱。
一株“云蔗081609”,凝结了云南甘科所几代人躬耕田野的全部青春和毕生事业。甘蔗产业在自主品种的守护下不再如履薄冰,国家糖罐从此更加盛满甘美。
在那些远离聚光灯的试验土地上,云南甘科所的科技专家们如同蔗田中的守望者,一季季迎来育种黎明,甘蔗种在甘蔗地里,而他们的功勋则种在大地上。是那一株株顽强挺立而又甜蜜可期的自主品种,正默默改写着国家糖业的宏伟格局,为14亿中国人守护着这份舌尖上的珍贵蜜甜。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