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糖料
9月糖料与食糖市场情况
作者: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7-10-08 08:19:44 收藏
     一、2007/08榨季食糖生产开始,我国食糖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新疆屯河新宁糖厂于9月20日下午开机生产,拉开了2007/08榨季食糖生产的序幕。新疆为我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2007年甜菜播种面积为138万亩,较上榨季略减。今年新疆菜糖分情况和去年基本持平,菜丝糖分维持在15%左右。预计2007/08榨季新疆产甜菜534万吨,产糖69万吨左右,同比下降2.8%。黑龙江作为我国第二大甜菜糖产区,将于10月初开榨。2007年黑龙江甜菜种植面积为136万亩,但受旱情影响,预计甜菜糖产量将在25万吨左,同比增长3.4%。2007/08榨季黑龙江甜菜收购价将继续持稳,保持在320-360元/吨。 这有利于稳定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稳定甜菜面积。内蒙古是我国第三大甜菜糖产区,预计于9月底开榨。2007年内蒙古甜菜种植面积在73万亩左右。由于旱情较重,对甜菜的生长造成了较大影响,预计甜菜产量170万吨,同比增长7.6%;产糖22万吨,同比增长9.3%。
    总体上看,新榨季甜菜收购价较2006/07榨季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甘蔗收购价各产区目前虽尚未最终定论,但在种植成本上升、并存在其它农作物比较效益好的形势下,预计2007/08榨季甘蔗收购价不会低于2006/07榨季。
    总的来说,预计2007/08榨季糖料面积增加10%,其中甘蔗种植面积增幅较大,甜菜种植面积略增。食糖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300万吨。甘蔗种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近两年国际、国内糖价大幅上升,国内糖价持续在较高价位上运行,对原料蔗的需求大幅增加;二是主产区如广西出台的食糖价格与甘蔗价格的联动政策,保证了蔗农收益,规避了市场风险。甜菜种植面积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甘蔗是我国的主要糖料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的增加,满足了对糖料的大部分需求;二是北方甜菜的种植存在着与棉花、粮食、油料等农作物争地的现象;三是甜菜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的力度不够,长期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种子退化、抗病抗虫害能力降低,有的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单产和菜丝糖份下降的情况。等等。 
截至8月末,2006/07榨季全国累计销售食糖1092.96万吨,为近四个榨季的最大累计销糖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72.81万吨。为历史上食糖销售、消费最好的榨季。8月当月全国共计销售食糖85.43万吨,排近四个榨季以来单月销售的第二位。
    二、1-8月我国食糖进口量占配额的比重略增
    今年1-8月我国进口食糖82.7万吨,同比增长4.7%;出口食糖9.53万吨,同比下降25.9%。1-8月进口食糖占进口配额的42.5%,同比增加1.9百分点。
    从进出口国别和地区看,1-8月我国食糖出口主要目的地是:香港(3.04万吨)、印度尼西亚(2.20万吨)和伊朗(1.50万吨);进口主要来自古巴(27.31万吨)、泰国(13.44万吨)和危地马拉(11.23万吨)。
    从进出口省份看,出口省(区)主要有广东(8.13万吨)、福
建(0.91万吨)和内蒙(0.20万吨);进口省(市)主要有山东(22.79万吨)、广东(17.76万吨)和福建(12.80万吨)。
从贸易方式看,出口主要以进料加工(5.56万吨)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2.12万吨)为主;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68.94万吨)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8.10万吨)为主。
  图1.2005年以来各月食糖进口量对比图
    三、2006/07榨季国内食糖消费大幅增长,预计2007/08榨季国内食糖消费也将有较好的增长
    2006/07榨季国内食糖在产量大增的同时消费量也大幅增长,预计增幅同比超过13%。这主要是由于:一国家整体的经济增长,对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上;二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三食品工业超过20%增长的幅度,是带动食糖的消费的强大动力;四2006/07榨季较低的糖价赢回了部分食糖替代品的消费空间。
   由于2007/08榨季国内(外)食糖继续增产的预期,所以食糖价格变化不会很大,大幅上扬的可能性很小,加之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我们有理由相信2007/08榨季我国食糖消费也将有较好的增长。
    四、2007/08榨季全球食糖继续供大于求
    国际方面,糖业组织(ISO)最近的一次发布,仍是8月24日的,全球食糖市场的正式评估报告中预计:2007/08榨季全球的食糖产量将创下1.69584亿吨的历史新高,比上榨季增加407.6万吨,全球的食糖消费量较上榨季将增长2.3%,达1.58784亿吨,预计2007/08榨季全球食糖市场的供给过剩量将达到1080万吨(原糖值)。即使考虑到主要产糖区极端天气的影响,也不大可能大幅降低2007/08榨季全球食糖市场的庞大供给过剩量。   
    2007/08榨季预计印度将取代巴西成为全球第一大产糖国。从目前情况看, 2007/08榨季印度预计食糖产量将较上榨季增加225万吨,达到3315万吨。另外,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泰国等亚洲主要产糖国的食糖产量也将逼近或创历史最高水平。   
    由于国际糖价的低位运行,预计全球食糖产业可能对国际糖价偏低做出反应,对食糖产业的扩张速度将会放慢,尤其是那些出口价低于生产成本的产糖国。但基于全球食糖供给大量过剩,估计各国食糖产业对糖价偏低做出的反应对明年国际食糖市场的影响有限。
      五、国内糖价小幅回落,国际糖价小幅下跌
    (一)        糖价小幅回落
    9月国内五产地甘蔗糖批发均价小幅回落,为3742元/吨,比上月跌149元/吨,较上榨季同期低655元/吨。这主要是榨季末国内食糖市场供求平衡,还有受国际糖价下跌的影响。
    至此,2006/07榨季甘蔗糖均价约为3832元/吨,较2005/06榨季低570元/吨,降幅为12.9%。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食糖大幅增产所致。但仍比2004/05榨季高出802元/吨,比2003/04榨季高出1120元/吨。由于生产成本的上涨、需求的增长、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们告别了低糖价。
图2. 近四个榨季国内五大甘蔗糖批发市场均价走势
图3.2006/07榨季五大甘蔗糖批发市场日均价走势
    2007年7月20日下发30万吨国产糖的收储通知后,连续下跌的国内糖价止跌回升(见图3.),也使得国产糖的8次收储交易,在无报价无成交的情况下,收储交易自动结束,2006/07榨季国家未能实现收储。但国家收储公布对稳定糖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西地方收储对稳定糖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2006/07榨季国内糖价运行较平稳,糖价没有太高也没有太低,糖价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由于糖价没有过低,对企业而言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糖农的收入得到了保障。2006/07榨季又创造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图4.2007年9月五大批发市场甘蔗糖日均价走势
    由于2007/08榨季的糖料收购价格不会低于2006/07榨季,综合生产、消费等国内外影响因素,预计2007/08榨季我国食糖价格的运行与2006/07榨季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涨跌。
    (二)        国际糖价小幅下跌
    9月国际糖价继续小幅下跌,均价为9.47美分/磅,较上月跌0.14美分/磅,是去年同期的82.6%。至此,2006/07榨季国际糖均价约为10.30美分/磅,较2005/06榨季低4.6美分/磅,降幅为30.9%。2007/06榨季国际糖价的低位运行,主要是由于当季全球食糖供给量大量过剩所致。但仍比2004/05榨季高出1.21美分/磅,比2003/04榨季高出6.74美分/磅。
    虽然2007/08榨季全球食糖继续大量过剩,但受能源、基金等制衡因素的影响,预计2007/08榨季国际糖价与2006/07榨季比不会有大的涨跌。
图5. 近四个榨季纽约11号原糖价格走势
    9月份泰国食糖进口到岸价(珠江三角洲,税后)为3379元/吨,比国内甘蔗糖主产区批发价格低363元/吨。
图6.纽约11#原糖期货0710合约 9月每日收盘价走势图
    注:图中日期空缺处为休息日,图中数据采到26日
图7. 2002年以来国内国际食糖价格走势比较图
相关新闻
polo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