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财经
伦敦纽约金融中心大决战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2007-07-24 09:20:45 收藏

谁才是全球真正的金融中心?在这块角力的跷跷板上,一端是外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首选地,另一端则被投资银行青睐有加。双城之间激战正酣的同时,却还有新竞争者源源不断加入战局。

要想了解为何 伦敦 认为自己击败了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你就顺着千禧桥一路向圣保罗教堂方向走,再数数正在兴建的摩天楼数量吧。

紧急行动

最新一期的《财富》 杂志 文章指出,这些来自中东、俄罗斯、印度、中国和美国的钱,流进了伦敦人的皮夹子,繁荣了那里的地产业,更提升了从市井小民到政府官员们的自信心。

今年6月,在金融城市长府邸举行的宴会更像是一场 奥运 会庆典(是的,伦敦击败了纽约,赢得了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当刚刚出任英国新首相的戈登·布朗站起身来重申伦敦的胜利时,宴会的气氛也high到最高点。

“如今,全球超过四成的外资都在这里,超过了纽约;超过三成的全球货币在这里兑换,超过了纽约和东京的总和。与此同时,纽约和东京主要依赖于各自所在的广大美洲市场和亚洲市场,而我们80%的都是国际贸易。”这是伦敦时代,布朗意气风发,“历史将铭记,这是一个黄金时代的开始。”

纽约却处在“黑暗时代”。它的弱势似乎源于自疑。受纽约市长布隆博格和纽约州参议员舒默的委托,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年年初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金融服务业的报告。报告警告,过多的法律纠纷和繁琐的监管等因素将使纽约在10年内丧失其“世界金融之都”的地位。为此,纽约州长斯皮策特别召集了一个蓝带委员会商议对策;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呼吁必须为加强美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拿出方案来。

法律制约

伦敦的骄傲和纽约的愁闷并非空穴来风。外国公司引资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01年,全球前20的IPO中有12个在美国上市;去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个。今年6月,由万事达(Mastercard)委托撰写的最新 研究 报告也称,伦敦超越纽约,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怎么会这样?在伦敦看来,当纽约还在为徘徊中的美国经济做龙头时,伦敦已经驾驭了一头更大的猛虎———急速发展中的世界经济;当美国国内还在为《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被称作是专门针对在美上市公司的“严刑峻法”,对公司治理有着极为严格和苛刻的要求,它要求公司针对产生财务交易的所有作业流程,如能见度、透明度控制、通讯、风险管理和欺诈防范等进行控制,且这些流程必须详加记录到可追查交易源头的地步)和其他因安然时代而生的严苛规章争吵不休时,伦敦已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法律和经济构架、更为透明的商业监管制度和更为方便的交易平台;当后“9·11”时代的美国还在为自己筑起道道高墙时,伦敦却敞开大门,广迎四方来客。

美国法律体系过于庞杂,法律诉讼流于泛滥,集体诉讼案动辄天价的赔偿更是令很多投资公司望而却步。英国的财政制度显然更适合那些腰缠万贯的外国富商们前往投资居住(居民只需按照其在英国境内所得纳税,无需按照其全球范围的收益纳税)。

持久战役

伦敦真的已经打败纽约了?

对来自一些发展势头迅猛的经济体中希望筹资的公司来说,伦敦无疑已经成为一块巨大的磁铁。伦敦也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包括衍生类场外交易活动、外汇和金属贸易等领域,伦敦也成为全球的领头羊。

但在金融市场不断自我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的大背景下,也并非事事尽如伦敦意。资产约为174亿的荷兰邮政、快递及物流跨国公司TNT今年5月宣布已决定从纽约 证券 交易所撤牌,还有包括英国航空公司在内的数家欧洲大公司也决定跟进。但纽约的“损失”并非伦敦的“获益”:TNT早在一年前就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撤牌,而将公司运营重点转向国内市场。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从伦敦撤牌的外国公司已接近200家,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40%。

而伦敦的IPO数据看起来远胜过纽约也是有原因的。伦敦更善于吸引全球范围的中小公司来这里的一些名气稍逊的交易所上市。此外,来自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公司也是伦敦志在必得的目标群体。

双城之战还远未结束。

相关新闻
polo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