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GSMN独家 > 独家调研 > 灾害报告
柳江县里雍蔗区干旱调研报告
作者:广西糖网 来源:本站原创 2007年08月13日 收藏 浏览次数:
    从7月份以来,柳州市出现了持续晴热高温少雨的天气,各地7月份降水量在76.7~128.9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降雨偏少4~6成,平均气温偏高0.5~1.4℃。使柳州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据不全统计截止到7月底,柳州全市已有近110万亩的农作物受旱,其中有近10万亩水田因缺水无法插田或推迟插田时间,干旱还使1万多人和近1.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另据柳州市糖业主管部门初步统计,截止到8月8日,柳州全市甘蔗受旱成灾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占全市甘蔗种植总面积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轻旱的性质,受旱较严重的地区则重要集中在柳江县的穿山、里雍、白沙等乡镇。按照甘蔗的生长规律,目前的伸长阶段正是甘蔗形成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甘蔗伸长和长粗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出现干旱势必会造成甘蔗节间短、伸长慢、植株矮,进而影响到新榨季的产量。那么此次干旱对正处于旺盛生长期的甘蔗生长和后期产量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8月11日,笔者特地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柳江县里雍蔗区,为您带来第一线的报道。

    里雍蔗区概况

 

    里雍镇位于柳江县东部41公里处,与象州县、鹿寨县、穿山镇、柳兴公司和柳州市相邻。距离柳州市35公里,柳江河流经里雍境内。全镇共辖10个村委和里雍社区,105个自然屯,总人口320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4人,全镇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39亩,其中水田21846亩,旱地48192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兼种玉米、木薯、花生、红瓜子、黄豆、头菜等。2006年粮食总产量为1.48万吨,糖蔗种植面积3.1万亩,总产量11.4万吨。林业以杉、松、尾叶桉为主,经济林有沙田柚、板栗、柿子、油茶、砂糖蜜橘、杂交竹等。里雍与其周边的白沙等蔗区隶属于广西凤糖白沙制糖有限责任公司管辖, 06/07榨季白沙制糖有限公司累计入榨原料蔗25.8万吨,产糖3.42万吨,其中里雍蔗区就占了四成以上的原料蔗供应量。

    久旱盼甘露的里雍蔗区

    从柳州市区开车到里雍镇大概需要一个小时,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路边有零星的蔗地分布其中,刚出柳州市区看到的甘蔗长势还是比较喜人,绿油油的叶子、比人还高的甘蔗使人很难把这个与当前的干旱联系到一起。但越往南走,越接近里雍蔗区,甘蔗叶片出现卷曲、发黄的景象就越多的呈现在笔者的眼前。达到里雍镇已是中午12点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地面发烫,人好象呆在蒸笼里,闷得透不过气来,树木没精打采地垂着枝条,叶子卷曲着,风也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了,只有知了在拼命的嘶叫。在前一天,当地气象台刚刚发布了降雨的预报,由于受今年第7号热带风暴“帕布”减弱成热带气压的影响,从10日开始,广西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多云到阴大部有阵雨或雷雨的天气,另外相关部门也会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的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困扰广西各地持续已久的干旱状况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很不幸,在11日凌晨只下了一场小雨之后,此次降雨过程还是与里雍蔗区擦肩而过。

    “看来我们要将抗旱进行到底了”,在里雍镇上开化肥店的邱老板无奈的向笔者诉苦,据邱老板介绍,从七月份以来,里雍镇已经有20多天滴雨未下,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大幅度下降,加上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一些山塘、水库的水位急剧下降,用于农田灌溉的溪流干涸、停水,致使全镇很多刚刚勾头的迟熟稻田受旱,在受旱严重的田块,稻蔸已出现干枯倒伏现象,种粮群众为此忧心如焚。除此之外,该镇很多的糖料蔗生产也正面临着严重旱情所带来的缺水问题,在该乡各村屯,随处可见一片片正处于旺盛生长期的甘蔗被高温晴热天气烘烤得焦白、卷心的现象,真让人是痛心不已。在他的指引下,随后笔者来到里雍镇受旱最严重的下兰、红赖、龙团三个村屯详细了解情况。

    进入下兰村蔗地,笔者虽然对该村干旱的情况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印入眼帘的甘蔗与笔者之前在柳州其他蔗区看到的甘蔗相比不仅植株矮,而且根部一片片干枯发黄的叶子让人感觉特别刺眼。经过笔者初步统计,目测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甘蔗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的影响。由于甘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缺水将影响甘蔗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比如,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提高,总的干物质积累减少,产量下降等等。所以这些受旱的甘蔗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植株矮小,节间短、蔗茎细,伸长慢、叶片发黄卷曲等情况。剩下还有一半面积左右的甘蔗长势相对而言比较正常,但由于当地降雨偏少的缘故,这部分甘蔗的长势即使是相对正常,其高度、蔗茎粗度以及整体长势仍然要逊色于其他没有受灾地区的甘蔗。

(下兰村受旱最严重的甘蔗)

(下兰村受旱甘蔗普遍出现植株矮、蔗茎细的情况)

(下兰村有一半左右的甘蔗长势相对比较正常)

    从下兰村出来,笔者顺道又来到相临的龙团村了解情况,两村虽然距离较近,但龙团村受灾的程度显然要超过下兰村,不仅受旱的面积要多于下兰村,而且感觉龙团村甘蔗的整体长势较下兰村也差了不少,此外笔者在龙团村还发现了不少由于干旱而无法继续种植的水稻被荒弃在田中。如果近期再没有降雨出现,不仅是水稻,小部分受旱较严重的甘蔗甚至也会面临绝收的危险。

    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正巧遇到了在蔗地里除草的李大伯,与其交流得知,龙团村这个地区由于地形条件比较特殊,所以历年来的降雨量都比较少,就象今年6月份柳江县遭遇了百年难见的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地区的降雨量甚至超过300毫米,而在龙团村这里也仅仅只是下了一场小雨。在甘蔗伸长的前期植株生长较快,需水量也最大,但前期降雨的稀少以及进入七月持续的高温天气影响,使得龙团村甘蔗的伸长极其缓慢,据李大伯介绍,往年在八月中旬,他种植的甘蔗最矮的也要比成年人的个头还高,但是今年他蔗地里的甘蔗最矮的还没有超过1米,其他甘蔗的高度也普遍比去年矮了三分之一左右,上榨季糖厂生产期普遍延长相应的延误了春植蔗的种植进度是一个因素,但持续的干旱则是造成当前甘蔗矮小的最主要原因。

    在开始本次调研前笔者也特地就干旱对甘蔗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咨询了有关的农务专家,据农务专家介绍,甘蔗一生需水量很大,茎的含水量多,一般达85%-92%,而达到成熟期茎含水70%左右,干物质含量约为30%。甘蔗吸收水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根部吸收,但吸收到体内的水分90%以上又通过叶片孔蒸腾作用散失到体外。甘蔗吸收水分的规律是:幼苗期到分蘖期吸收水大约占全生育期的15-20%;伸长期植株生长较快,需水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需水的55-60%;转入成熟期,占全生育期需水的20-25%。这种现象也简称为“两头少,中间多”的需水规律,所以也才有“肥是甘蔗的劲,水是甘蔗的命”的说法。甘蔗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根、茎、叶的输导组织和细胞间水的传递作用输送到各器官,供正常生长活动的需要。水留在体内只是很少部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掉。蒸腾作用是甘蔗重要的生理活动,如果土壤水分不足,甘蔗卷叶,蒸腾作用降低,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和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因此,干旱影响甘蔗生长,如分蘖期干旱,减少分蘖或不能分蘖;伸长期干旱,节间短,植株矮,产量低,影响到开榨后农民的增收,也会加大制糖企业生产的难度。

(龙团村部分水稻因为缺水而绝收)

(龙团村种植较迟的春植蔗受干旱影响长势令人担忧)

(如果干旱持续龙团村这些甘蔗无疑将面临绝收的危险)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甘蔗都受到干旱影响,在红赖村笔者看到,由于该村的水利灌溉设施比较完善,而且在主要的蔗区附近零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池塘,这就为甘蔗能够更好的吸收水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目测,目前该村七成以上的甘蔗长势仍然比较理想,其余小部分受旱的甘蔗属于轻旱的性质,而且受旱的甘蔗主要集中在台糖16号品种上,该村种植面积较多的、自身抗旱能力较强的台糖22号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红赖村长势较好的甘蔗使蔗农能够看到继续增收的希望)

短期内是否出现降雨将是决定新榨季甘蔗产量的关键

按照甘蔗生长的规律,夏季甘蔗处于大伸长期,是甘蔗需水最多时期,故这段时间干旱,就会降低甘蔗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加强。因此,夏季干旱将严重影响甘蔗伸长,从而明显降低产量。据调查,7~9月,降水天数超过45天,分布均匀,每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这样的降水条件完全可以满足甘蔗生长的需要,甘蔗工业亩产超过4吨;如降水天数小于45天,每月降水量小于150毫米,降水条件就显得不足,甘蔗生长缓慢,株高较矮,甘蔗工业亩产平均3.5吨左右。另据广东、广西有关甘蔗耗水量试验,甘蔗伸长期平均每天耗水量为4~5毫米,即每月耗水150毫米左右,由于降水有效性不可能达到100%,因此平均每月降水量应不小于200毫米。干旱时蔗株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大大超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因而蔗株体内水分失去了平衡,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膨压降低,叶片的泡状细胞(巨型细胞)收缩,叶片向内卷起成筒状,这是常见的干旱卷叶现象。如果由于晴天蒸腾作用过强引起的卷叶,待天气转阴,蒸腾作用减弱,蔗株叶片张开,很快恢复正常生长,称为临时萎蔫。

    如果在短时期内能够有新的降雨出现,这小部分受旱的的甘蔗就仍然有正常生长的可能,并不会造成下榨季里雍蔗区大规模减产的情况发生。

但如果是降雨仍然偏少,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在蔗株体内水分不平衡时,蔗株各器官间水势差异增大,于是产生体内水分的再分配,生长最旺盛的幼叶的细胞液浓度高,可以从其它生长衰老的器官如老叶取得水分,以提高蔗株对干旱的忍耐力,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老叶失水增多,以致提前枯死。干旱时间长,枯叶增多。当干旱继续发生,土壤严重缺水,叶片大部分干枯,幼根和根毛死亡,即是后期再出现大量的降雨也不能恢复生长,称为永久萎蔫。像里雍这样的蔗区降雨时期较集中,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相对较差,干旱发生的几率大,在这样的气候情况下,短期内是否能够出现及时的降雨以解干旱的燃眉之急以及后期降雨是否均匀都将是决定新榨季甘蔗产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从8月10日开始,受今年第7号热带风暴“帕布”减弱成热带气压的影响,广西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阵雨或雷雨的天气,降雨主要集中在东兴、合浦、防城、钦州、武鸣、宾阳等桂南地区,无疑前期桂南蔗区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旱情有望得到暂时性的缓解,但此轮降雨过程中,桂中北地区的降雨量仍然偏少,其中柳江县8月11日8时至12日8时降雨量只有1毫米,8月12日8时至13日8时降雨量22毫米,这对于干旱的土地而言也只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另外在8月10日广西自治区气象局也发布了全区八月中旬的天气预报,预计八月中旬全区各地旬平均气温大部偏高1-2度,旬降雨量全区大部偏少3-5成,天气预报指出八月中下旬广西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还将继续。如果近期没有足够的降雨补充,那么对于里雍这种旱情较为严重的蔗区而言无疑后期受旱的面积有进一步扩大,受旱的程度有进一步加重,抗旱的难度有进一步困难的趋势。

广西糖网声明
此文章为特约撰稿人提供,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业界资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未经广西糖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 请与0772--3023699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