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糖网11日讯 我国是糖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粮食、油料、盐一样,糖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不过和其他农产品相比,糖业的竞争力却是相对较低的。最近几年国内糖价犹如坐上过山车,从2011年7800元的高点,跌至2014年4000元的低点,目前维持在5500元左右。价格的大幅波动,苦的是农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有没有办法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今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来自春耕一线的报道,关注的都是让农民比较纠结的农产品。本期《中国财经报道》走进糖的最大产区广西,带来《“甜蜜产业”怎么才能甜蜜蜜》的系列报道。
作为全国性的糖交易平台,以及全国现货价格的风向标,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诗科在采访中表示,国内糖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源于竞争力不强,生产成本较高。首先是没有机械化,人工很贵;其次是亩产较低,只有4吨左右;最后无论是广西还是云南,都是以坡地为主,靠天吃饭,灌溉较差,没有推广。综合成本相加在与国外的竞争过程中基本没有优势。
因此,针对糖厂效益不好,可能会出现拖欠蔗农甘蔗款的现象,广西糖网正在研究方案,解决蔗农、糖厂、经销商等面临的资金匮乏难题,借助金融工具,帮助蔗农和糖厂规避价格风险。在国内糖产量逐年萎缩的情况下,切实维护蔗农利益,促进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财经报道》在结语中指出,甘蔗种植区的双高基地正在建设中;糖厂则在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金融工具也在陆续推出。国家已经把支持糖业发展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广西、云南将建设糖料蔗生产核心基地。在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甜蜜事业会慢慢变得甜起来。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走进广西糖网
广西糖网董事长胡诗科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采访
胡诗科董事长介绍广西糖网服务糖业和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