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GSMN独家 > 焦点 > 会议解读
云南糖会解读---近忧不除 怎解远虑
作者:小 克 来源:本站原创 2008年04月19日 收藏 浏览次数:
 

一年一度的云南食糖形势分析会议于4月18日至19日在春城昆明召开。在会议上来自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各产区的负责人介绍了本榨季的产销情况、下榨季的种植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及要求,其中业界所关心的本榨季最终产量,消费量预测,以及下一步的收储思路等内容在会议上均得到了较为明确的解答。

[关键词一] 1500万吨  增产

[讲话摘录] 本榨季全国食糖产量在1450万吨左右,去年全国糖会上估产是1350万吨,广西当时的产量预估是800万吨左右。今年一年份广西发生的冻害后,业界对广西的减产意见不同,有人认为会减产到180万吨。随着榨季生产的推进,产量方面的大致趋势逐渐清晰起来,广西预计产量是在900万吨。本榨季全国产量1450万吨,结转陈糖四五十万吨,上榨季结转50万吨,进口糖估计会少,可供应量在1500万吨左右,可能会多一点。(摘自《马占平副司长发表对糖市的看法》一文)

[要点解读] 基于与会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笔者解读如下:

1、关于07/08榨季全国的总产量,会议上大家逐渐达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本榨季广西的产量肯定会大幅增产达到900万吨以上,而其他产区的最终产量与原先的预估量相差不大,这样07/08榨季国产糖的量将会达到1450万吨,不排除国产糖的最终产量达到1480万吨的可能。

2、07/08榨季国内市场的食糖总供应量将会首次超过1500万吨,甚至有可能会达到接近1550万吨的巨量水平,国内市场总供应量同比增加200万吨以上。

增产猛于虎,一边是全球性的“粮荒”,一边却是糖市的“糖慌”,“荒”与“慌”两字看起来只是编旁部首上的不同,然而放在两个关联度较强的农产品市场中,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在这里我们不必再去阐述增产究竟会对价格的运行产生怎样的压制作用,从3月份广西减产180万吨的说法被否定之后,对于本榨季继续增产的局面,业界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本次会议只是更进一步的确立了增产的格局,因此对于市场供应量超过1500万吨的预计这并不属于突发性的事件,同样的也可以判断在本次云南糖会结束之后,价格单纯因为大幅增产而继续杀跌的动能已经相对有限,供大于求所带来的估值过高问题将不再作为多空双方搏弈的主要理由,需要警惕再继续过度看空的风险。

[关键词二] 消费  增长

[讲话摘录] 对于供求形势,他认为不用过于悲观估计。即使本榨季结转陈糖量大,估计也就剩个百、八十万吨,而价格已经运行到低位了,对于后市可以乐观看待。对于消费,他认为低价能促进消费,目前整个中糖系统也在积极采购。一季度本身是消费淡季,二季度估计消费值得期待。奥运因素能促进食糖消费在二季度增长。另外,就是淀粉糖产量能给食糖消费让出一定量的市场空间。(摘自《田耀元:乐观看待后市》一文)

[要点解读] 基于与会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笔者解读如下:

1、本榨季虽然现货市场的销售长时间保持低迷状态,中间商囤糖的意愿也有所下降,但在多种利好因素的促进作用下,07/08榨季食糖消费量稳步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2、本榨季消费量的增幅有可能会小于供应量的增幅,预计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也仍然会维持,对此需要保持谨慎的乐观。

在17日下午的会议上,云南糖协副理事长王天权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他说“糖不是普洱茶,也不是黄金,囤积并不会让它升值,它生产出来需要消费掉”。确实如此,糖多了,如果不想办法销售、消费掉,即便有消费量稳步增长的预期,但到头来有可能也会落得个增产不增收“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分析行情,自然离不开供求关系的变化,从本次会议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业界对于本榨季消费量增长的预期并不是十分的乐观,虽然从静态的数据来看,最近几个榨季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食糖市场的需求量确实是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然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熊市运行格局当中,价格的长时间下跌已经严重的压制了作为“蓄水池”的中间流通环节的采购意愿,而囤糖积极性的降低也势必会影响到市场在正常情况下,常规性的采购刚性需求的增加。在前面两期的《热点追踪》栏目中,笔者曾经分析道,市场购买意愿不足,中间流通环节两头受压,由此所引发的市场承受力危机是当前糖市的主要矛盾,受到考验的不仅是市场销量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问题,而且也是市场利益究竟是向大制糖集团、大机构资金等利益团体还是向中间流通环节、中小投资者及用户倾斜的问题。如果中间流通环节、中小投资者及用户老是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那么,其心理承受力、实际购买能力随风而去也是不难理解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到头来整个市场必定将会随着承受力、购买力的缺失而岌岌可危。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近忧不除,怎解远虑?如果在近期内没有更有效的手段来促进市场刚性采购需求的增加,一直受到沉重库存压力压制的市场行情要想及时回暖又谈何容易呢?

[关键词三] 收储  研究

[讲话摘录] 今年供过于求,糖厂生产成本压力大,库存同比多160万吨。至于是否收储,我们还得研究。因为牵扯到下榨季的问题,下榨季产量估计还得增加,广西下榨季估计还得增加五十万吨。因此,后期是否增加收储,还得研究。地方收储方面应该根据市场进行调节,广西如果做好地方收储,对于糖市是有利的,广西的收储应该行动起来,承担责任。(摘自《马占平副司长发表对糖市的看法》一文)

[要点解读] 基于与会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笔者解读如下:

    1、在本次云南糖会召开前,业界对于本次会议相关调控部门明确后期的收储数量和收储时间一直报有比较高的期望,但从本次会议有关领导的讲话中隐约可以感觉到,后期是否增加收储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即使增加收储,但考虑下榨季的情况,估计再收储的数量也不会很大,与其等救不如自救。

在本次云南糖会上,广西糖协的有关负责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再继续增加100万吨的收储量,云南糖协建议再增加50万吨的收储量,并在云南建立一个国家食糖储备库。两大主产区均建议国家增加储备量,这与1个月前部分交储会员参与收储拍卖后宁可损失100元/吨的毁约金也不愿意继续交储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家收储不是主要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收也可以收一点,无关大局,但是如果再大规模收储的话,就有关大局了,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伤害。”这是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徐息和副司长在会议上的一段发言。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对于部分人士建议后期增加收储的呼声,有关部门对此的意愿并不是十分积极。国家宏观调控部门需要从全局的利益考虑问题,不可能再继续为了某个利益集团而损害其他相关环节的利益。而且在过剩量超过100万吨的情况下,即使国家再收个几十万吨,这对整个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与其长痛不如短痛,与其等救不如自救,产区在逐年增产的情况下,如何尽快的建立好相应而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才是最终的出路,总想依靠国家运用行政的手段来控制风险,维护糖市稳定,这不是长远之计。

 正因为如此,笔者对于本次会议所透露出的后期调控思路解读为一种中性偏空的观点,等待“政策救市”预期的落空将会使得下周的糖市重回弱市整理的格局当中。

 [糖会精神解读] 近忧不除 怎解远虑

  “没有一个低价走量的过程,就没有一个好价格”,借用广东糖协理事长刘汉德在本次会议上的一句话来作为笔者对于本次云南糖会精神解读的第一感受。

连续的调整,糖价从2月下旬以后下跌了700多元,跌幅接近20%,相信广大的制糖企业、经销商以及做多者一定损失不少,然而这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在持续的下跌面前,等救,不如自救!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虽然严峻的基本面继续推动价格重心的下移,但在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当中,市场对于深幅调整后的价格在心态上已经恢复到逐渐认可的水平,而主产区接近成本价的现货报价也使得后期价格再继续大幅度杀跌的空间已经收窄,目前市场需要的是信心、需要的是参与和销量。等救,不如自救!

虽然07/08榨季的生产期即将落下帷幕,但近忧不除,怎解远虑?下一阶段的市场预计在一段内时间内仍将会以弱市整理的格局为主,甚至不排除存在继续走弱的可能,这也是业界最担忧的一个问题,因此从保证当前消费量持续有效增长,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考虑,主动牺牲部分环节的利润,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市场的平稳过度并非没有可能。

广西糖网声明
此文章为特约撰稿人提供,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业界资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未经广西糖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 请与0772--3023699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