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GSMN独家 > 月报 > 消费分析
收储风云再起 助燃五一备货
作者:波塞冬 来源:网站投稿 2013-04-10 15:01:18 收藏

    核心提示:4月份虽然进入五一备货期,但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单月销量都低于3月,但今年在收储糖入库因素的支撑下,4月份销量应该还是不错。而且如果第二批收储落实,销量将更为可观,只是收储势必带来大量进口糖的涌入,在市场本身经济持弱,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依靠收储提振销量和价格始终不是长久之计。[fen]

    一、产销解读

    1、产区收榨大半 进入惜售阶段

   截至4月9日不完全统计,广西已有67家糖厂收榨,较上榨季同期减少16家。全区近七成的糖厂均已收榨,最大产区崇左仅剩一家糖厂尚未收榨,其余各产糖市中也仅剩余少部分糖厂尚未收榨,预计本月底大部分糖厂都将收榨。随着广西各大集团糖厂的都陆续收榨,集团也将进入一段时间的惜售状态,这估计是成交情况一度较好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接近月底销售计划基本完成时,愈加惜售。

    2. 收储因素支撑 库存压力稍降

全国单月销量对比(万吨)

    虽然3月份单月销糖144.91万吨,同比仅增加7.185万吨。但截至3月底全国工业库存已降至600万吨下,达582.87万吨,同比减少26.62万吨。累计销糖率也已过半,达50.88%,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去库存进度还算令人欣慰。但其中不排除国家第一批收储的尚未入库部分,而且这一影响将一直持续至4月底。按照截至3月底的数据计算,全国累计销糖603.68万吨,同比增加138.62万吨,同期收储量净增加133.45万吨(收储150万吨-放储16.55万吨),实际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应该来说几乎持平,增幅仅为5万吨左右,估计截至4月底的数据同比增长情况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3.2月进口稍缓 3月再攀高峰?

单月进口糖数据对比(吨)

    中国2月进口糖80,556吨,较去年同期下滑14.5%。但1-2月中国累计进口糖323,633吨,仍较去年同期增长37.2%。最近泰国厂家惜售,原糖升水高见125点。虽然近期巴西方面的船运报告显示没有中国的船,但3月底时有两条糖船总计10万吨从中美洲国家发往中国,可能为配额外进口,国际市场估计3月下旬以来总计有6-8条船(30-40万吨)由中国买家采购,包括私营和国营的买单。而去年3月份单月进口量已达26万吨的历史同期最高值,今年打算再创新高?

    二、销区情况

    1. 销区糖源竞争激烈 主打终端长期订单

    华南销区现货商整体销量偏淡,只有终端的有长期订单稍微有量。华北销区现货市场成交一直较为清淡,淡季现货价格波动不大,终端企业需求少。下游糖果和食品类企业成品库存较高,但饮料类企业加大了促销力度以压低库存备战夏季消费。

    2.产糖率下降二级糖增加

    兰州基本走的都是二级糖,大颗粒的糖比较受欢迎,二级糖销量相对一级糖更有优势,与一级糖的差价之前为10-20元/吨,现在小幅增至20-30元/吨。截至3月底广西累计产糖率仅为11.67%,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之前的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对甘蔗出糖率的影响较大,同时造成二级糖数量增加。

    3.走私糖侵蚀市场份额造成销区价格倒挂

    商丘一带走私糖依然严重,报价5480元/吨,而正规云南糖报价5660元/吨左右,严重侵蚀当地市场。云南走私糖和开票糖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严重影响本地中间商的食糖销售,并流向其他销区,造成销区价格倒挂100元/吨左右。

    三、主要影响因素

    1.我国糖果产业发展需实现“五化”

    随着我国糖果产业发展的不断红火以及外资品牌的加紧布局,我国糖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糖果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我国糖果产业还存在产品类型单一、标识标签模糊、营销模式滞后、产品高度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糖果产业的发展需实现“五化”,即品种类型多元化、营销模式精细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标识标签标准化、包装形式个性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糖果产业规模已经达到620亿元。但在2009年国内糖果产业规模才刚刚突破500亿元。整个糖果产业继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增长速度,显然,糖果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快速发展的行业,糖果市场潜力巨大。在内需消费拉力减低,产品高度同质化,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糖果企业间竞争将进一步走向白热化。我国的糖果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品类升级,渠道整合、包装创新、品牌宣传等,都是糖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多款饮料果汁反常隐性降价

    天气渐热,饮料热卖,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发现,过去喜欢“瘦身”的饮料,今年却爱上了“增肥”。“加量100毫升”、“赠饮20%”、“送250毫升”……不少饮料在外包装上用醒目字样印出了“增肥”宣言。芬达橙味、青柠、苹果味汽水,美年达葡萄味汽水等,容量从500毫升变为600毫升。原来1升装的纯果乐的鲜果粒果汁饮料,加送了250毫升,净含量升级到1.25升。康师傅的茉莉蜜茶、茉莉清茶和低糖绿茶,都加量了20%。这些“增肥”后的饮料,价格大多维持原有水平。这轮增肥风最先是从碳酸饮料刮起来的,后来部分茶饮料、果汁也加入其中。今年有多款饮料“加量不加价”,相当于隐性降价了。而往年,减量不减价是不少饮料惯用的隐形涨价手段。在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下,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卖不过果汁、茶饮料。如今增肥不涨价,希望通过增加单瓶重量的方式来吸引顾客购买。而果汁、茶饮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竞争激烈,厂家加量,也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四、4月份预计

    3月27~29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赴广西就外贸进出口形势及食糖、粮油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进行调研。在提到2012/13年制糖期国家食糖宏观调控形势时,参会各方就加强进口糖管理、暂缓国家储备糖轮库、控制市场流通量等方面发表了意见。云南糖会召开在即,关于第二批收储是否会有更详细的细节公布,各方都拭目以待。近日就已传出6100元收储30万吨,并且不轮库的传闻。4月份虽然进入五一备货期,但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单月销量都低于3月,但今年在收储糖入库因素的支撑下,4月份销量应该还是不错。而且如果第二批收储落实,销量将更为可观,只是收储势必带来大量进口糖的涌入,在市场本身经济持弱,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依靠收储提振销量和价格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GSMN声明:此文章为特约撰稿人提供,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业界资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未经广西糖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72--3023699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