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达孚贾子牧就国际糖价发表看法
作者:广西糖网 来源:本站原创 2009-11-01 18:19:36 收藏

广西糖网1日讯  在下午的会议上,路易达孚北京公司糖业部经理贾子牧就国际糖价发表了看法。

                      贾子牧就国际糖价发表看法

    各位来宾,下午好!本人受大会委托,把我们路易达孚对国际食糖市场的认识和理解,与在座的各位分享:

    原糖三月合约在过去一年里走出了辉煌的行情。2008年10月24日,原糖三月合约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达到了过去10个月低点10.44美分,时隔一年后的10月23日,原糖三月合约收盘在22.95美分,其间曾于2009年9月1日创下了26.25美分的28年来的高点,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商品的涨势能与糖媲美,这主要归功于白糖良好的基本面情况以及美元的推波助澜。

    在2006年2月原糖创下19.73美分的历史高点后,由于在高糖价刺激下各国普遍扩种甘蔗,2006至2008年度全球供应严重过剩,原糖价格逐步走低到9.22美分。经历过2007年整年的盘整后,随着原油的走强,巴西糖厂在糖与酒精抉择上更多倾向于酒精,白糖逐渐走出了疲态,并于2008年3月,在美元的带动下超过了15美分。由于天气的影响,印度08/09榨季的产量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在此情况下,贸易行、基金自08年6月开始,逐步买入原糖,而天气似乎也沿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印度的产量预测值越来越低,原糖合约在2008年6月至9月连续三次冲击16美分,可以说,原糖的牛市已经在这几次冲击里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金融风暴造成的系统性下跌,在基金和贸易行恐慌性抛售下,原糖在2008年10月跌破11美分。从2008年12月开始,尽管美元持续走强,但在印度大量进口以及0809,0910连续两年供应不足的预期下,原糖开始了自1981年以来最快的一次上涨。2009年3月收复金融危机失地,2009年7月势如破竹地突破19.73美分的06年高点,随后在22-26美分震荡了两个半月,估计还将会继续震荡一段时间。

    对比一下05/06和08/09两个榨季的上涨,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规律:

    第一, 印度都是牵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除去印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年与年之间的产量波动上能超过1000万吨,印度产量波动这一特色决定了它在任何时候,都是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它还具有庞大的人口和稳步增长的消费量。

    第二, 市场对产量的反应速度以及关注程度远远大过消费,而未来一年甚至两年的基本面预期对市场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期货炒做的就是预期,无论贸易行还是基金,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考虑未来几年的供求变化情况。04/05,05/06两年400万吨的缺口造就了05/06年的牛市,但是06/07,07/08供应过剩1000万吨的预期导致06年2月以后,市场逐步走低,直到08年的2月。而08/09年度的强势更建立在08/09年接近1000万吨的供应缺口以及09/10年600万吨的供应缺口基础上,两年超过1600万吨的缺口,这在食糖历史上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分析机构和贸易行非常看好原糖市场的原因。因此,在10/11的前景并未明朗的情况下,当前原糖三月所处的22-26美分区间并不见得就是顶部,尽管相对其他商品而言,白糖有点略偏高。根据我们对全球各国调研情况来看,在10/11年度,由于糖料种植面积的增加,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全球供求基本是一个略微过剩局面,在这个预期下,原糖市场继续向上会逐步遇到阻力,巴西和印度的天气仍然是决定牛市是否延续的关键。

    第三, 原糖市场月间价差的反向结构。05/06年的那一轮上涨,由于需求的强劲,纽约原糖市场表现出反向市场的结构;06年三月对07年三月合约出现了170-180点的升水,06年五月对06年七月升水甚至达到了102点;再看08/09年的这次上涨,反向市场结构更加明显,从最近几天收盘情况看,10年三月合约对应11年三月合约的升水超过了350点,10年五月对10年七月合约升水也超过了120点。种种价差表明,原糖市场在当前价位下,需求依然很强,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库存必须依靠国际市场来弥补。再回顾一下06年月间价差的变化,在2006年第一季度,反向价差达到峰值后,价差逐渐走弱,7月/10月价差从2006年2月中旬的40点升水走向2006年6月中旬60点的贴水;3月/3月价差在06年1月中旬为183点升水,而8个月后,3月/3月价差贴水230个点。从历史来看,价差的走弱同时也伴随着原糖市场价格的逐渐走低,因此,回头再看08/09年度的市场结构,尽管三月/五月价差依然很强,但相对今年九月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地走弱,如果价差在未来几月里继续变弱,那么我们就必须仔细思考一下,原糖市场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的动力,或者说10/11年度供求是否已经出现了实质性地变化。

    第四, 原白糖价差的波动。国际原糖市场在牛市的初期往往领先于伦敦白糖市场,一旦出现供应不足的局面,市场最先反映的是对原糖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在上涨过程中,尽管市场短缺的是白糖,原糖涨得往往更快,原白糖的价差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巴西等糖厂会更多地考虑生产原糖而不是白糖,而当白糖的短缺在随后真正反映到市场上时,白糖升水迅速走强,刺激迪拜,泰国,中国等加工厂开工。从历史来看,00/01,05/06都以走强的白糖升水结束了原糖的上涨,在08/09年度,历史也许会重复,一旦升水走强,对于我国加工厂来说,将会很很好的进料加工机会。

    从以上四点规律可以看出,在当前环境下,美元指数和全球09/10,10/11年度的供求情况将是决定原糖市场走势的两个重要因素,而原糖月间价差以及白糖升水则直观地给予我们原糖市场强弱的信号。

    尽管08年以前原糖与美元走势的相关性不是很好,但不得不说,原糖能成功突破19.73美分的历史高点,美元功不可没。从今年3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走弱,尽管基本面看起来并没那么可观,金属,原油等商品在美元指数偏弱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波漂亮的上涨趋势,可以说,美元在2009年的走势改变了绝大部分商品的定价区间。对于未来几个月美元走势的看法,我们更倾向于震荡贬值这一观点。在巨额财政赤字的影响下,无论政策声明如何,美国政府在未来几年里仍然会大量发行国债,而大幅增加的基础货币供应量为后期的通胀埋下了伏笔,尽管美国政府不停地宣称要维持美元强势,但不断下跌的美元证明在基本面的作用下,美国政府想达到的目的并不是支持美元上涨,而是通过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减缓美元下跌的速度,避免出现加速贬值的情况,美元在未来六个月里的震荡走弱对原糖市场有着一定地支撑。

    对于09-11年度供求面的分析,最值得关注的则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巴西中南部今年的降水量远远超过预期,虽然给甘蔗生长带来了充足的水分,但榨季间不合适宜的雨水给糖厂榨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截止十月中旬,巴西中南部地区共入榨甘蔗三亿五千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全国总入榨甘蔗四亿一千两百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8.8%,预计仍有接近一亿两千万吨的甘蔗需要压榨。受降水影响,巴西累积吨蔗产糖量从去年的141公斤/吨减少到132.8公斤/吨。而从最近两周的天气情况来看,中南部的降水仍在继续,剩余甘蔗很有可能没法完全入榨,因此巴西甘蔗委员会UNICA预计巴西中南部的糖产量有可能会低于2950万吨,这就意味着巴西09/10的产量相比前一次预测减少了200万吨,这一消息进一步扩大了供应的缺口,对国际市场给予了一定地支撑。从巴西的出口情况来看,今年巴西出口非常强劲,9月份巴西刷新了该国的食糖出口记录,9月单月出口达到了250万吨,而去年同期仅有180万吨。在08年9月至09年9月这段时间里,巴西一共出口食糖2354万吨,相比07/08的1836万吨增加了28%。出口的增加反映出国际原糖市场的火热以及整个远东地区巨大的缺口。

    在酒精方面,截止10月中旬,巴西国内酒精产量为179亿升,相比去年同期的185亿升下降了3%,这主要是由于白糖比例的提高所造成的。09/10年度,巴西制糖用蔗比例为43.99%,相比去年同期的40.58%提高了3.4%。由于最近国内酒精价格逐步上涨,巴西政府已经在开始考虑降低汽油中酒精的使用量,这给市场一个酒精价格上限的心理暗示,如果把这个价格换算成原糖,那么大概是在16.7美分左右,相对当前23美分的原糖价格,酒精依然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在10/11年度,巴西甘蔗面积仍然会有一定程度增加,由于降水充足,明年甘蔗单产也会略有提高,中南部入榨甘蔗产量预计在6亿吨左右,而制糖用蔗比例会达到44-45%左右,食糖产量预计从2900万吨增加到3350万吨左右。

    印度,作为全球原糖市场2009年度的明星,同样归功于厄尔尼诺的影响。从今年5月开始,厄尔尼诺效应逐渐增强,远东地区北半球各国降水量远低于正常水平,印度主要生产省份的甘蔗株高均偏低,印度产量预测值一调再调,从最开始的2300万吨一路下调至1400-1500万吨。由于10月初的降水缓解了旱情,印度政府预计09/10年度最终产量可能定位在1600-1700万吨左右。但是,从气候模型来看,厄尔尼诺的影响仍在继续,有可能延续到明年一季度,主产省UP和Maha土壤墒情仍然偏旱,甘蔗单产不排除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而10月初的降水延迟了糖厂的开榨和甘蔗糖分的积累,这成为了印度市场潜在的利好。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国内白糖价格持续上涨,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抑制国内食糖价格的上涨,这从侧面反映出印度国内的库存其实已经到了一个历史的低点。为了打击囤积,增加食糖供应,政府从新榨季开始将把国内白糖内销配额增加一倍,同时政府通过一项法令,在2010年9月份前对糖厂食糖库存采取限制措施,而对于进口,政府将延长免关税进口期限至2010年12月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库存真空期。预计在第四季度,印度还会在国际市场采购120万吨白糖来抑制历史高位的糖价,这对国际原糖市场在22美分位置构成了实质性的支撑。

    由于国内白糖价格的不断新高,印度糖厂的利润相当丰厚,因此,印度第二大产区UP的联邦政府决定将该省甘蔗保护价从1400卢比/吨提高到1650卢比/吨,其他各省的甘蔗价在10/11年都有望出现大幅度地增加,政府预计印度10/11年甘蔗面积将略有增加,产量大幅回升到2600万吨左右。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如果厄尔尼诺持续到明年2月,那么来年宿根的出苗将会受到影响,2600万吨的预期则会有一定折扣。明年2-3月份的天气,将会是决定印度产量的关键。

    中国在08/09年度国际市场的表现相对沉寂,政府在2008和2009年的大量收储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国内食糖市场价格,但国内充足的食糖供给以及巨量的食糖储备也使糖价在低价位上徘徊(相比国际市场)。与此不断新高的国际糖价格使得中国进口完税成本超过了5500元/吨,甚至在某段时间达到6000元以上,限制了我国在2008/09年后期在国际市场上的采购,同时鉴于国际食糖价格高企,在现在国内及国际糖价的价差下,明年国际糖进口将会受很大程度的抑制;在中国食糖市场远离国际糖进口食糖的同时,中国糖却踏入了食糖出口市场,但由于国内的某些限制条件,尽管国内白糖已经达到了出口价,甚至存在不菲的利润空间,至今为止,并未有大量国产糖出口的现象。但是,如果内外倒挂局面持续,不排除09/10年度,我国出现白糖出口的局面。在次再次呼吁国内制糖企业审时度势,作好充分的准备,至少是出口资质上的准备。对于09/10年的产量,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全国各个产区都有一定程度地减产,09/10年我国白糖产量有可能略低于08/09年度,尤其在广西地区,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夏秋冬连旱有望继续,甘蔗单产相对去年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最终产量也受到后期天气的影响,总体来讲,广西本榨季产量将会在去年产量的基础上略有小幅波动。从消费来看,由于白糖现货价格站稳4000元/吨已有数月,北方淀粉糖厂开工率越来越高,白糖/玉米的比价已经达到了05/06年的程度,因此,淀粉糖在未来1年里对糖的替代不可避免,预计09/10白糖消费量在1350-1370万吨左右,150万吨左右的供求缺口将由08/09库存结余以及国家放储来满足。中国在09/10年度国际市场里的表现依然会相对低调,但有望在出口和进料加工环节给市场带来惊喜。

    截止10月20日,俄罗斯已收割甜菜1780万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50万吨,而今年单产相比去年也有一定程度地下降。祸不单行的是,最近一周里,俄罗斯连续出现霜冻现象,最低温度低于零下七摄氏度,给甜菜作物以及工厂压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预计09/10榨季,俄罗斯的食糖产量将从去年的355万吨下降到300万吨左右;但在10/11年度,俄罗斯甜菜面积预计增加10-15%,乌克兰政府最近预测该国在10/11年度,甜菜面积的增幅将达到20%。在10月底,泰国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干旱对作物的影响,预计泰国产量有可能与去年持平,相对前一次估产减少60万吨。而印尼在10月22日将国内产量从290万吨下调至270万吨后,最近又有传闻产量将不足240万吨。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几周里,将会有更多的产糖国加入预报减产的行列,毕竟很多时候,只有面临开榨时,才有人去认真关注单产的变化,也只有开榨前,才能真正确认一般自然灾害对糖料作物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远东地区的减产,09/10榨季的缺口仍有可能继续扩大,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的需求使得国际市场第四季度供求仍然偏紧;在明年第一季度,由于远东地区榨季进入旺季,弥补了由于巴西收榨带来的出口供应量的减少,远东地区在第一季度的缺口基本可以实现内部解决。在三月末,原糖可供交割的库存量预计在100万吨左右,而随着巴西的开榨,在第二季度原糖供应量会继续增加,对市场形成压力;但与此同时,白糖市场的缺口会在第二季度表现得更加明显,预计明年2-3季度白糖将会出现超过250万吨的缺口,刺激白糖升水走强。在10/11年甚至11/12年度,各国普遍增加的糖料种植面积将会扼杀原糖远期价格的上升空间。未来六个月里,美元的震荡走弱会继续支持原糖牛市,天气依然是明年第一季度主导市场走势的关键。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看法和总结,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